Français   走进使馆 领事服务 留学法国 来法商贸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接受《环球时报》采访:只要中欧携手,“新冷战”就打不起来
2024-01-25 18:18

60年前的1964年1月27日,新华社和法新社同时发表了一份联合公报,自此,法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回首过去,中法关系对于西方发展对华关系有何启示?展望未来,在当前地缘政治剧烈动荡的背景下,中国和法国如何合作以共同维护全球安全?《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专访了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他告诉记者,60年来,中法关系之所以始终走在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前列,是因为双方都有“独立自主的初心、开拓进取的雄心、平等互鉴的包容心”。卢沙野同时表示,法国是欧盟核心大国,中法关系是中欧关系的重要一环和强大引擎。

2024年必将成为中法人文交流史上的“大年”

环球时报:2024年1月27日是中法建交60周年。在您看来,中法关系在过去60年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您对未来中法关系的发展有哪些期待?

卢沙野:60年前,中法两国打破冷战藩篱,果断作出建交的历史性决定。60年来,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巩固,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在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协调更加有效,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为世界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稳定性和正能量。当前,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坚持稳定、互惠、开拓、向上的大方向,尤其是中国疫情防控转段以来势头强劲,高层交往亮点纷呈,机制对话接续举行,各领域交往全面重启。

今年中法关系将迎来“六十大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方愿同法方赓续传统、面向未来,以办好建交60周年暨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为契机,密切高层交往,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为中法关系注入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

环球时报:您认为中法关系可以为其他西方国家发展对华关系提供哪些启示意义?

卢沙野:60年来,中法关系以战略性、全球性和时代性独树一帜,始终走在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前列,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

一是独立自主的初心。无论是60年前冲破冷战坚冰,还是60年后坚定对抗单边主义、集团政治、“脱钩断链”的逆流,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追求独立自主的优良传统始终不变。

二是开拓进取的雄心。从率先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到开启战略对话,从率先互设文化中心到互办文化年,从开通中西方间第一条民航航线到最早开展民用核能合作再到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中法勇立潮头,创造了多项“第一”。

三是平等互鉴的包容心。中法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不同,这并没有阻碍双方相知相交,反而成为互尊互鉴、互利合作的重要动力,也契合了多边主义和多极世界的时代潮流。

环球时报:我们注意到,中法双方同意以建交60周年和文化旅游年为契机,推动两国人文交流释放更大活力、取得更多成果。您如何看待中法人文领域交流的重要性?2024年有哪些加强中法人文领域合作的计划?

卢沙野: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法两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人文交流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去年11月,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六次会议召开,两国外长共同见证签署教育科研、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合作文件并发布2024年中法精品人文交流活动清单。我们欣喜地看到,巴黎圣母院和天坛冰雕携手亮相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法国豫园灯会美轮美奂,景德镇陶瓷文化特展即将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掀起一股“中国热”。此外,不少民间友好协会已经行动起来,地方合作迅速回暖,疫情期间积聚的陌生、疑虑、隔阂在热气腾腾的面对面交流中悉数消散。

随着我国对法国试行短期赴华免签政策,以及法国对我国出台签证便利化举措,中法旅游交流将更加顺畅,2024年必将成为中法人文交流史上的“大年”。

搞好中法关系将对中欧关系产生关键引领作用

环球时报:您认为中法关系在中欧关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您如何看待中法在加强中欧合作方面的作用?

卢沙野:法国是欧盟核心大国,中法关系是中欧关系的重要一环和强大引擎。中法关系搞好了,将对中欧关系产生关键引领作用。

中欧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不受制于第三方。中欧携起手来,“新冷战”就打不起来。

中国对欧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我们始终视欧洲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法方能继续在欧盟内部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欧方形成更为独立客观的对华认知,奉行务实积极的对华政策,扩大对华合作面,抵制“去风险”“降依赖”消极倾向,确保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环球时报:面对日益突出的全球安全和发展挑战,中法可以在哪些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和协调?

卢沙野: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系列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联动共振。形势越严峻,越是呼唤我们站在全人类未来的高度,作出负责任的抉择。

中法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世界朝着平等有序的多极化发展。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探讨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地区热点问题。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抵制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倾向,深化经贸、绿色、数字等领域合作,拓展三方、多方合作,维护中法、中欧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韧性。

中国外交将进入更有作为的新阶段

环球时报:2023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作为长期奋战在外交一线的外交官,您认为此次会议对接下来的外事工作传递出哪些重要信号?

卢沙野:不久前,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成功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十个方面历史性成就,系统概括六条宝贵经验,深刻阐述新征程对外工作面临的国际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对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这次会议回顾了十年来大国外交的荣光,也吹响了再出发的号角。

新征程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进入一个可以更有作为的新阶段。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对此,我们充满历史自信。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条主线,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开辟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新境界,塑造中国和世界关系新格局,把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提升到新高度。

环球时报:您如何理解在外事工作中要保持“斗争精神”?

卢沙野:“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中22次提到“斗争”。这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总结了新时代外交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坚决反对一切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有力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东剧变中顶住西方所谓“制裁”压力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旗不倒,再到积极处置北约空袭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在涉港问题上全面开展反干预斗争,中国外交始终旗帜鲜明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驻外使领馆位于对外交往与斗争一线,我们要增强信心和底气,保持战略清醒,树牢底线思维,以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和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坚决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   陈青青)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馆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
http://fr.china-embassy.gov.cn/